首页

男奴调教

时间:2025-05-22 15:36:30 作者: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博会在浙江杭州举行 浏览量:19543

  中新社合肥9月4日电 题:安徽淮南采煤沉陷区变身绿色粮田

  作者 储玮玮  朱孔阳

  “在采煤沉陷区的水里种稻,我活60年了,没听过更没见过,今年算是开了眼。”3日,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顾桥镇农户王恩琳说,自己在岸上种了一辈子水稻,如今每天在水上种。

9月3日,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顾桥镇,由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和安徽理工大学合作完成的采煤地表沉陷浅水区种植养殖项目,涵盖50亩水稻试种。操江瑞 摄

  走进凤台县顾桥镇一片昔日采煤沉陷区,水下成群的鱼儿在稻根间穿梭,水面浮板上成片的稻穗压弯了腰。王恩琳划船穿行其间,检查着每一株稻谷的生长情况。

  “是真出谷啊,下面还能养鱼,搞得真不错。比我自己家的稻子还提前成熟好些天。”这份稻田管理员的工作让王恩琳不仅长了见识,还增加了收入。

  王恩琳工作的稻田是由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和安徽理工大学合作的采煤沉陷浅水区种植养殖项目,水面种植漂浮水稻,水下实施渔业养殖,50亩水稻已完成试种。

  这片沉陷区所属的淮南矿区地处淮河中游,地下潜水位高,叠加多煤层开采、重复沉陷,采煤沉陷区治理是一大难题。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资源环保部主管张茂磊介绍说,该集团探索形成深水区光伏、浅水区种植、岸线治理和陆域土地复垦的立体式生态修复模式,让沉陷区变粮田。“项目启动前对土壤质量、水资源、气候条件进行了检测,具备种植条件。”

9月3日,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顾桥镇,安徽理工大学副教授李小龙正在查看水稻生长情况。储玮玮 摄

  “项目组筛选了株高较矮、生育期较短、抗倒伏能力强的5个籼稻品种和1个粳稻品种进行试验。”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副教授李小龙介绍说,“南陵早2号”水稻头茬亩产560斤,二茬预计亩产近300斤。“乐优966”水稻预计亩产1000斤,其余4个品种也已孕穗。

  日前,包括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专家组对首批试种品种进行实地考察,得出结论:已收割的水稻“品质符合国家标准”,水稻种植还“对试种区水质具有改善作用”。

  “‘南陵早2号’水稻理论上需要93天才能收割,但在水上80多天就成熟了。”李小龙解释道,水面种植水稻湿度和温差较小,光照条件充足,故生长速度快。通过无人机、气象站和地物光谱仪等先进技术也能实时监测。

  李小龙说,水稻在水面受到的污染较少,因此在生长过程中基本不喷洒农药。经检测,该稻米镁、钾等营养元素比普通稻米要高2倍至3倍。

  此外,水稻种植采用纳米膜、稻鱼共生浮板、浮筒三种模式。其中,纳米膜模式通过陶粒吸附和膜材料,能有效截留土壤基质中营养组分,并能保障水分上下通融,总氮总磷含量明显降低。

9月3日,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顾桥镇,采煤沉陷区上种植的紫叶水稻。储玮玮 摄

  目前,项目组已对首批试种品种设计商品包装,未来计划推向市场。同时,还尝试种植出具有观赏价值的紫叶水稻。

  “在今年试种成功的基础上,团队将认真总结,逐步复制推广,进一步探索解决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矛盾。”李小龙说,未来还将尝试水稻种植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探索打造多功能、现代化智慧农场,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完)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马英九访陆行程披露,首赴北京受关注

2011年8月,李朝伟调任华蓥市农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一职。他经常在工作日的晚上或者节假日出入园区,和业主商谈业务。起初,单位员工都认为这个“一把手”对工作很上心,但天长日久,李朝伟借职务之便,大肆套取国家财政资金的行为渐渐浮出了水面。

(八闽千姿)一出木偶戏 再续中法缘

在永定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两岸青年参观“土楼王子”振成楼,聆听有关土楼建筑历史和文化的讲解,品读客家人的家训家规,追寻耕读传家的文化脉络,品味土楼文化、客家文化。

“十项措施”实施满百日 闽台往来更加便捷

如在当地六横镇敬老院避灾点,安置人员吃上了不同口味的月饼,该安置点还开放了活动室,为安置人员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场所;展茅街道避灾安置中心则组织放映电影,窗外风雨交加,屋内大家沉浸在精彩的剧情中。“和这么多人一起看电影,好像回到小时候看露天电影那会儿,感觉很奇妙。街道的考虑很充分,大家在一起什么台风都不怕。”在安置中心的李大伯说。(完)

山西新增15个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品类 每件最高补贴2000元

第四届进博会上,一款能根据个性需求调配出上千种唇色的“口红打印机”智能调色仪成了“爆款”。没过多久,上海消费者也能在柜台享受同样的量身定制化妆品。

广州海事国庆假期保障近377万吨重点物资安全运输

8。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在自贸试验区内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先行先试,聚焦棉纺、番茄、硅基等优势产业,用足用好现有支持政策,支持企业一体化经营、一体化市场开拓、一体化品牌培育。加快构建特色产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棉纺、番茄、硅基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协调对接,提升内外标准一致化水平。统筹推进棉花认证体系建设工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棉花认证品牌。发挥重点贸易促进平台作用,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大型综合展会开展组展招商工作,安排一定面积展销特色产品,对参展企业给予展位费减免。加强非商业性境外展会公共服务,支持企业参加特色产品国际展会。加强与行业商协会合作,开展特色产品进商超、进电商平台、进批发市场活动。组织电商平台、线下零售企业举办特色产品主题消费活动,推动电商平台等设置特色产品专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